过目不忘是可能的吗?如果它只是少数人的专长,是否能找到有助于大多数人提高记忆水平的好方法呢?实际上,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学习与记忆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研究领域发现了许多著名的记忆现象,并总结了大量的原则和定律,但令人奇怪且遗憾的是,它们在实践中并未得到很好的运用。认知科学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批判和改进一直都未停止过。近年来,一些较有影响的认知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家认真而慎重地审视和检验学习与记忆中的一些原则和定律,并在研究报告中“重新”推荐有助于实现有效学习的可操作性较强的学习策略。有关测试效应(testing effect)以及基于提取的学习策略的研究就是其中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2008—2011年,Science杂志相继发表了3篇相关的实验报告,揭示了记忆过程中的“提取”过程对于保证记忆有效性的强大作用以及人类记忆本身的诸多“死穴”,为人类进一步认识记忆的本质和提高个体的记忆效率提供了有力证据。
提取不只是对先前编码效果的检验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记忆的基本过程由识记、保持和回忆三个环节组成,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这一基本过程对应的是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对某一信息的编码是首要环节,它影响着储存的质量,而编码和储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将来需要时能够正确地提取。因此,在这一过程中,编码往往被认为是“学习”所赖以产生的阶段,而提取则容易被认为是对先前编码效果的检验。在教育实践中,对学生知识掌握水平的测试也往往被人们看做是对学生的测量和评价,同时兼具激励学生、教师及整个教育系统积极发展的功能。然而,美国华盛顿大学心理系记忆实验室的亨利·罗迪格(Henry Roediger)等人通过记忆实验研究发现,记忆中的提取过程并非那么简单,提取除了能考查记忆保持之外,这一过程本身也会对记忆产生影响。罗迪格将此现象比做物理学中的海森堡测不准原理(电子位置会在它被测量的同时发生位置的改变),即学习者在从记忆中提取信息的同时将改变记忆的表征结构。那么与编码过程相比,提取过程将如何对记忆产生影响呢?
罗迪格的一个实验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实验创设了两种不同的学习条件:一种是连续学习四遍;另一种是学习一遍,测试三遍(测试后未给反馈)。实验对象分别在两种条件下记忆一篇文章,最后考查的是5分钟和7天之后实验对象的记忆水平。其实验逻辑为,如果最终的掌握水平取决于“学习”(编码)过程,那么前一种学习条件下的记忆水平应更好,因为从对材料的接触时间来看,它远多于另一种条件。然而,实验结果却与常识大大相悖。的确,如果要求马上进行回忆,重复学习可带来良好的记忆效果,学习的次数与记忆水平成正比。但是,间隔较长一段时间之后,记忆效果产生了翻转效应,测试三遍条件下的记忆效果远好于重复学习,测试的次数与记忆水平成正比。换言之,学习(尤其是阅读)某一内容时,“学习+测试”的学习安排比同样时间的“学习+学习”组合更为有效,更能促进知识的长期保持。
学习策略的性质决定学习程度和质量
对于这一结论,也许我们会质疑,这样的研究结果毕竟只是实验室里的,它所对比的是简单的重复学习的效果,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大多数学习者会采取一定的策略来促进学习,如列提纲、概念图、意义学习等,这些都已被证明是有效的策略。如果基于“提取”的学习策略对学习的促进仅与这些基于“编码”的学习策略相当,甚至还不如后者,那它的推广价值就有限了。美国普渡大学认知与学习实验室的杰弗里·卡皮可(Jeffrey Karpicke)博士在Science上发表的文章回答了这一问题,研究者比较了基于提取的学习策略和基于编码的概念图策略在促进有效学习上的差异。所谓概念图策略,是指用图解形式将几个概念连接起来,并在各连接点上标明相互间的关系。学生在建构概念图的过程中也对学习内容进行了精加工,使得学习内容更具组织化、结构化,各概念图节点之间的联系也更富有主观意义。实验结果发现,采用这两种策略要比简单的重复学习更有利于记忆保持,更重要的是,相对于概念图策略,基于提取的学习策略更好地促成了记忆保持。由此可见,学习策略所体现的“主动性”并非是决定学习者学习效果的标准,而学习策略的性质(基于编码或提取)才能真正决定学习的程度和质量。在采用概念图策略的精加工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丰富或增加编码特征获得了已编码知识的详细表征。而在提取过程中,学习者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运用提取线索重构所学知识。
重复学习致过高估计掌握水平
诸多研究业已证明,学习或记忆过程中的提取环节对于促进知识保持有重要作用,但是学习者能否意识到这一重要性呢?这一问题极具现实意义,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倾向于进行自我测试。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涉及元认知(meta-cognition)方面的研究。元认知是指个体对认知过程的觉知和判断,例如,背完一页英语单词后,判断能记住多少个。一般情况下,我们的元认知判断是基本准确的,这是学习、生活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但在特定条件下,它也会出现一些偏差。罗迪格和卡皮可等人在其研究中让学生分别对“重复学习”和“学习+测试”两种方式下的最终学习水平进行元认知判断,发现学生在“重复学习”之后对自身掌握水平,尤其是学习结束后较长一段时间的掌握水平,容易产生过高估计,而“学习+测试”条件下则估计较为准确或略有低估,研究者将这一现象称为人类的“认知错觉”。换句话说,重复学习可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感觉更加良好,但实际上这种感觉是有偏差的;而包含测试的学习过程则可能使学生体验到挫折,自我感觉较差。这种“感觉”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选择偏好。以大学生为对象的研究表明,不少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倾向于使用重复学习的策略或其他类型的基于编码的策略,而很少进行自我测试。也就是说,很多学生所惯常采用的实际上是低效的学习方式或策略。
有关记忆提取过程的研究告诉我们一个简单而直接的道理,在“编码—储存—提取”的信息加工过程中,“提取”不仅是考查“编码”效果的工具,它还极大地改变了记忆结构本身。虽然提取过程将挑战你对学习的自我感觉,延缓学习的进度,给学习过程带来难度,但这种“难度”恰恰是学习或记忆有效性的有力保障。我们都非常希望能高效率地学习,然而速度和质量始终是一对不易平衡的变量。如果你还在寻找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妙招,不如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习惯,试着多考考自己。
(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